日本國家角度的台灣歸趨 Japan watching Taiwan's Whereabouts

日本國家角度的台灣歸趨
Japan watching Taiwan's Whereabouts

從日本國家憲法角度,探討台灣地位:

A. 大日本帝國憲法架構內之台灣歸屬:

大日本帝國憲法是於1889年(明治22年)2月11日公佈,1890年(明治23年)11月29日施行,是為日本基於近代「立憲君主」而制定之首部憲法,該部憲法也被稱為「明治憲法或帝國憲法」。

明治期に制定された大日本帝国憲法には、立憲君主制であることが明記されていた。 明治時代所制定之大日本帝國憲法,明定為立憲君主制。

立憲君主制架構內之「日本國(Japan)」體制,是結合代表日本國家之「日本天皇(the Emperor of Japan)」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之「日本政府(the Government of Japan)」,為完整「國體(body politic)」,也就是施行二元制立憲君主制,與現行民主體制有不同的「國體(國家)概念」。

第一章 天皇
CHAPTER I. THE EMPEROR
第一條 (天皇主権):大日本帝國ハ萬世一系ノ天皇之ヲ統治ス

Article 1 :The Empire of Japan shall be reigned over and governed by a line of Emperors unbroken for ages eternal.
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治。

第四條:天皇ハ國ノ元首ニシテ統治權ヲ總攬シ此ノ憲法ノ條規ニ依リ之ヲ行フ

Article 4:The Emperor is the head of the Empire, combining in Himself the rights of sovereignty, and exercises them,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present Constitution.
天皇是帝國之元首,總攬統治權,依本憲法條款行使主權權利。

第十三條 (外交大権)
天皇ハ戰ヲ宣シ和ヲ講シ及諸般ノ條約ヲ締結ス

Article 13:The Emperor declares war, makes peace, and concludes treaties. 天皇得以宣戰、媾和及締約。

1895年4月17日簽訂,而於5月8日生效之日清馬關條約(日稱下關條約),是由日本明治天皇和大清帝國光緒皇帝所主導簽訂。依英文版原意:中國將包括福爾摩沙島和所有「連接於(being connected with)或歸類為(being classified as)「」福爾摩沙島之島嶼,以及澎湖群島等領土,永久地而且全權地讓與日本國。(這表示包括釣魚台群島,日稱尖閣群島在內。)

實際運作是施行絕對君主制之大清帝國光緒皇帝,將總稱為台灣領土為標的,永遠地、且全權地讓與施行二元制立憲君主制之日本國明治天皇。法理上來說,一方面,台灣領土所有權是歸日本天皇所有,另一方面,台灣領土治理權,是由日本天皇委予日本政府所管理。

因此,台灣總督府早期是歸拓務省管轄,直至1937年開始實施「皇民化政策」,1942年9月,日本內閣向天皇提出「內外地行政一體化」,將台灣總督的權限縮小,接受日本帝國內務省內務大臣的監督,廢除台灣的殖民體制,配合「皇民化政策」。日本政府無論採什麼政策治理台灣,實際上,皆無礙日本天皇之領有台灣的事實。

B. 日本國憲法架構內之台灣處分:

太平洋戰爭失敗後,日本國憲法(被戲稱麥克阿瑟憲法)1946年(昭和21年)11月3日公布,於1947年(昭和22年)5月3日施行,為日本現行之憲法,該部憲法也被稱為「和平憲法或戰後憲法」,日本依和平憲法規定是為「議會君主制」國家。議會君主制下的君主權力受到嚴格限制,君主通常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國會才是國家權力中心。

Article 4
1. The Emperor shall perform only such acts in matters of state as are provided for in the Constitution and he shall not have powers related to government.

2. The Emperor may delegate the performance of his acts in matters of state as may be provided by law.

第四條
1. 天皇は、この憲法の定める國事に關する行爲のみを行ひ、國政に關する權能を有しない。
2. 天皇は、法律の定めるところにより、その國事に關する行爲を委任することができる。

第四條
1. 天皇只能處理本憲法所規定之國務事宜,無與政府有關之權力。
2. 天皇可委任處理法律所規定之國務事宜。

Article 7
The Emperor, with the advice and approval of the Cabinet, shall perform the following acts in matters of state on behalf of the people: 1. Promulgation of amendments of the constitution, laws, cabinet orders and treaties.

第七條
天皇は、內閣の助言と承認により、國民のために、左の國事に關する行爲を行ふ。
一、 憲法改正、法律、政令及び條約を公布すること。

第七條
天皇依內閣之建議及認可,為國民行使下列國務事宜:
1. 公佈憲法修正、法律、政令及條約。

Article 98
1. This Constitution shall be the supreme law of the nation and no law, ordinance, imperial rescript or their act of government, or part thereof, contrary to the provisions hereof, shall have legal force or validity.
2. The treaties concluded by Japan and established laws of nations shall be faithfully observed.

第九十八條
1. この憲法は、國の最高法規であつて、その條規に反する法律、命令、詔勅及び國務に關するその他の行爲の全部又は一部は、その效力を有しない。
2. 日本國が締結した條約及び確立された國際法規は、これを誠實に遵守することを必要とする。

第九十八條
1. 本憲法為國家之最高法律,凡違反本憲法條款之法律、命令、詔敕或政府決議,或其部份,都將沒有法律效力。
2. 日本國所簽訂之條約,及已確立之國際法規(萬國公法),應被忠實遵守。

戰勝國的美國,依美國憲法第一條第八節規定:國會有權力界定、並懲罰公海上海盜和重罪犯行,以及不可違反萬國公法 。

U.S. Constitution Article 1 Section. 8:The Congress shall have Power To define and punish Piracies and Felonies committed on the high Seas, and Offences against the Law of Nations;

由以上敘述了解,日本國憲法和美國憲法,皆承認「萬國公法」且願意遵守。

1951年9月8日簽訂,1952年4月28日生效之舊金山和平條約中之Article2(b): Japan renounces all right, title and claim to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日本放棄對福爾摩沙及澎湖之一切權力, 權利, 及主張.

實際的運作是「日本政府放棄對台灣包括領土處分權(right to dispose of territory)之一切主權權利」。

結論:

代表「中國(China)」的大清帝國光緒皇帝,依日清馬關條約(日稱下關條約)規定,將台灣領土永久地且全權地讓與代表「日本國(Japan)」之大日本帝國明治天皇,台灣領土成為日本天皇之皇土。帝國憲法架構內,日本天皇的權限是包括締結條約,天皇可行使建構在主權權利之「領土處分權」,領有台灣。

日本昭和天皇在1945年9月2日正式投降前之1945年4月1日,行使帝國憲法所賦予之主權權利,頒布「詔書(Imperial Rescript)」,將台灣地位從「日本皇土(the imperial territory)」轉型成「已編入(合併)日本國土(the incorporated territory of Japan)」,是符合「萬國公法」規定而完全有正當性。戰敗後,在1947年5月3日所施行和平憲法架構內,日本天皇如有頒布任何涉及台灣歸屬的詔書,則是屬於沒有法律效力。

舊金山和平條約生效後,台灣歸屬日本天皇之狀態,並沒有改變,法理理由是:

1. 在和平憲法架構內,日本天皇無與政府有關之權力,只能公佈而不能締造條約。所能處理之國務事宜並不包括領土處分,是以無委任日本政府處分台灣領土之正當性。

2. 代表日本國之日本政府,依舊金山和平條約Article 2(b)放棄對台灣領土之主權權利,喪失台灣領土處分權,即使日本天皇有意委任處理,日本政府也是愛莫能助。

作者:林 志昇(武林 志昇˙林峯弘)
台灣民政府 秘書長
2011/06/24初稿 2014/10/23再論

檢視次數: 1348

© 2024  
Taiwan Civil Government General Office
台灣民政府中央辦公廳
  Powered by

成員徽章  |  報告問題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