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沙漠化

所謂沙漠化是指:土地的生物生產力衰退乃至破壞,最終變成沙漠狀態。因此,土壤沙漠化後,就不具有涵養水分及養分的功能。沙漠化的成因來自兩個因素,一為氣候因素,另一為人類對土地的超限利用。後者所造成的沙漠化速度遠高於前者。目前全世界每年沙漠化的面積達6萬平方公里,情形甚為嚴重。每年春季,台灣地區遭受內蒙地區的「沙塵暴」,主要的原因就是內蒙一帶過牧使草原沙漠化的結果。

造成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造成沙漠化的原因可略分為二:一為氣候因素,一為人為因素。 

  1. 氣候因素:因為地球大氣循環產生變化,氣流下降或降雨量及水源減少,導致乾燥地區移動,或造成持續乾燥的現象而引起沙漠化;此外全球性的氣候變化更加速了沙漠化的進行。
  2. 人為因素:因家畜放牧超過草地再生能力(過度放牧)、休耕期過短引起地力耗損(過度耕作),以及過量採伐薪材等造成沙漠化。它的人文背景主要起因於地區居民的貧困及人口增加等經濟、社會因素。

 除上述兩大因素之外,還有所謂的二次人為因素,即耕地灌溉所引起的鹽類聚積問題。如:灌溉過剩使得渠道漏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或因汲取高鹽度地下水灌溉,待水分蒸發後,鹽類殘留聚積,形成農地沙漠化。此外,在土地基盤脆弱的乾燥區進行耕作,或導致地面呈裸地狀態,乾燥時易遭風蝕,雨季時則易遭水蝕和土壤流失,使沙漠化作用加劇。……文獻1 

  

沙漠化的影響 

 如今,因沙漠化所造成的荒地正日益擴張,再薩伊共和國的某些地區,其擴張的速率可達到每年近二十公里之多。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接壤的地帶,其沙漠化的現象,已成為一項引發國際關切的事件,而這也是1977年聯合國常會的重要議題之一。一沙漠化或面臨嚴重威脅的地區面積,廣達兩千萬平方公里,幾近加拿大國土面積的兩倍。……文獻4 

 把沙漠化地區和非洲嚴重缺糧的國家作一比較,可發現其中有許多相似處,沙漠化對糧食生產影響之鉅由此可見。受沙漠化影響的地區人民經常發生飢餓、營養不良等問題。從經濟觀點來說,沙漠化帶來的龐大債務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南亞諸國萬分困擾,形成嚴重的內政問題,而糧食必須仰賴輸入亦成了妨礙經濟復甦的最大難題。……文獻1 

 此外,由於開發中國家多半利用木柴作為能源,一但發生沙漠化,林地逐漸減少,木材取得不足,將會造成周邊居民的生活困難。此種狀況在乾燥、半乾燥地區尤其顯著。……文獻1 

 從長期的觀點來看,沙漠化導致的氣候變化及植物減少,將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促使溫室效應加劇,使地球降雨量減少,產生旱災。……文獻1 

 從世界糧食安全保障觀點來說,自一九七三年開始,每人的糧食生產量已停止上升,令人對長期糧食供給之安全性感到疑慮。造成此現象的最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以及多收穫農作物剝削土地所造成的沙漠化。……文獻1 

 在墨西哥市北方的山腳下的一個地方,其地貌上記載著人類與土壤之間的關係。Starker Leopold(1959)在其生物學研究的進行期間,詳細紀錄下該地區所發生的現象。該地區於1803年首度為Alexander von Humboldt所造訪,在他的描述中,該地區當時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到處覆蓋著高大開闊的松林及橡木林,只有墨西哥山谷的淺山地帶,被開墾為農田。但隨著人口的成長,對新闢農業用地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森林的砍伐與開墾,也就逐漸地向著更高的山區移動延伸。最初,人類砍伐森林可能只是為了獲取一般用材,但是後來木炭業者進駐,建造了燒炭窯,伐木燒炭並運銷至城市以供燃料之用。 

 在皆伐跡地上,開始時尚可種植玉米或小麥,但這些作物對於土壤的披覆力甚差。因此,降雨開始逐年將表土沖刷帶走,同時也沖走了維持土壤肥力的物質。於是玉米也不能生長了,而土壤沖蝕卻依然繼續著。終於只剩下貧瘠的底土,而僅能讓一些外形像仙人掌的龍舌蘭屬植物如瓊麻等生長於其上,人們可以從其葉部收穫一些纖維。龍舌蘭屬的植物雖然可以生長於貧瘠的土壤上,不過它所能提供的披覆依然不足,最後山上的土壤終於被消刷殆盡,只剩下裸露的堅硬岩盤,龍舌蘭的植物也告結束。只有極少數耐旱的沙漠植物能夠生長,勉強維持著山羊或驢子的放牧。而最後,也都告結束,該區成了名副其實的荒地。這個故事所描述的,是一個在世界各地不斷重覆的過程,一個為了找尋食物,而濫用土壤的過程,它造成了陸生生物所依賴的基本而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的惡化。……文獻4 

  

防止沙漠化人人有責 

 台灣地區深林面積占總面積之比率為53%,高於全世界之31%。……文獻2 

 受惠於如此優越的自然環境,國內幾乎沒有像沙漠般的乾燥地區或半乾燥地區,而且也少有鹽類聚積的後遺症,因此沙漠化問題並不存在。……文獻1 

 但是現今世界經濟社會活動之依存關係日益擴大,如果先進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不合作解決沙漠化等環境問題,未來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將因而喪失。唯有先進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合力防止沙漠化、保護植物,才能確保糧食生產及薪炭材料之供應,援助受害國人民免於飢荒及能源不足。……文獻1 

 已經變為沙漠的土地可以通過合理的灌溉和人工造林來恢復;限制人口增長率能夠降低沙漠的產生速度;有機農業技術可以保障較容易受損害的土地不致變為沙漠。只要不再重犯過去的錯誤,我們就能保證,將來在也不會有成千上萬的人遭受那些猶如自然災害的人為災難了。……

 

土地沙漠化之問題

 

 

 土地擁有的生物生產力減退乃至破壞,最後變成沙漠狀態,即是土地沙漠化。 1977 年在肯亞奈洛比召開聯合國土地沙模化防止會議。  1991  年聯合國環境計劃署(LINFP )調查沙漠化的狀況,全球陸地之 1/4 乾燥地約 70%  36 ha 土地沙漠化進行中,世界人口之 1/6 遭受其影響。

       1968~1973 年撒哈拉沙漠南部遭受猛烈的乾旱侵襲,全世界媒體都報導該地區居民遭受饑餓折磨的悲慘情景。

        氣象的變化是沙漠化的首要原因,全球大氣循環產生變化,使乾燥區域移動,造成沙漠的擴大。其次是人為因素,如農牧活動過度擴張、草地被家畜吃光、土壤遭家畜踐踏,使土地逐漸劣化,加上風吹雨打造成土壤流失,終於變成無法再披上綠菌的沙漠。 

    開發中國家往往人口激增、糧食欠乏,只好採取縮短休耕期間,且多種植單一高價值的作物,導致病蟲害嚴重為患,農地因而廢耕。開發中國家如尼泊爾等,因進行大規模山坡地開墾為梯田,施行高密度農業,因此更容易發生雪崩及土砂崩的的災害,使農地變成荒地,加速土地沙漠化的形成。此外森林地的破壞,致使土壞大量流失,不適當灌溉使農地鹽分濃度上昇等,也是土地沙漠化主要原因之一。

    土地沙漠化對糧食的生產影響很大,受沙漠化地區時常遭遇饑荒的問題,又林地減少賴以生活薪材不足引起生活上的困難。若對土地沙漠化沒有適當防止對策,其惡性循環永無止境,屆時農田、水利等體系將會全盤崩潰嚴重影響糧食生產與人類生活。

 

參考資料:luke.wree.tku.edu.tw

檢視次數: 5144

意見

您必須是成員才能發表評論!

加入 台灣民政府

© 2024  
Taiwan Civil Government General Office
台灣民政府中央辦公廳
  Powered by

成員徽章  |  報告問題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