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對台灣國際地位的表態

英國代理外相(Acting Foreign Secretary) Kenneth Younger於1950年7月26日,在有關「台灣未來前途(Future of Formosa)」問題,其回函中提及:

"His Majesty's Government have recognized de jure the Chines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as the legitimate Government of China, and as such entitled to enjoy the rights of the Chinese State. Formosa is still de jure Japanese territory, and there is no Government of Formosa as such. Following on the surrender of Japa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f the day assumed, with consent of the remaining allies, the provis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territory pending the final determination of its status at a peace settlement. Not all the remaining allies have recognized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as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and for this reason, and because of the provisional nature of the present administration of Formosa, it is the hope of his Majesty's Government that the disposal of Formosa will be decided, as has always been contemplated, in connexion with the peace settlement of Japan." 
 
由Kenneth Younger說詞,得知至少「台灣」當時在國際間的共識:
 
1. 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合法之中國政府。

此立場,並不表示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擁有台灣主權。

2. 台灣在法理上仍為日本帝國領土。

繼英國代理外相Kenneth Younger於1950年7月26日稱:台灣在法理 上仍為日本領土。美國麥克阿瑟將軍亦於1951年5月5日在國會聽證會稱:「法理上,台灣仍為日本帝國之一部份。」(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stated at a congressional hearing on May 5, 1951, "legalistically, Formosa is still a part of the Empire of Japan.") 足以證明:「台灣在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平條約生效之前,法理上仍歸屬日本帝國」。亦即表示:「台灣目前地位無改變(present status unchanged)」,日本天皇仍擁有「台灣之所有權(ownership of Taiwan)」。
 
3. 還沒有名副其實之「台灣政府(Formosa Government)」。

1951年8月6日日本首相吉田茂致美國國務卿顧問Dulles之電文提及:"I well understand your appreciations concerning the China problem. For the moment, we are planning to send an economic adviser to the Formosa government ....."吉田茂在電文中稱:「充分理解美國對有關中國問題之重視, 此時,日本正計劃派一位經濟顧問予台灣政府 .....」 
 
1951年11月14日,美國駐英國大使Gifford致國務卿之電文提及:
Following is text of memorandum on Japan-Formosa relations referred to in immediate preceding telegram:"If, in view of the importance to Japan of regularzing her relations with the authorities in Formosa,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wishes, before the peace treaty comes into force, to engage in preliminary discussions with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for this purpose, ....." 以下是之前電文,有關日本與台灣關係備忘錄原文:「鑒於日本調整,其與在台灣政權的關係之重要性,如果日本政府希望在和平條約生效之前,為此目的,而與中國國民政府進行預備討論。.....」
 
對照上述兩封電文內容,針對流亡在台灣之蔣政權,日本方面在多邊和約簽訂前,即以"Formosa government"稱之。相對地,美國方面則是在和約簽訂後,仍以"authority in Formosa"及 "Chinese Nationalist Government"稱之。英、美兩國在1951年6月5日已達成共識,否定開羅宣言對台灣歸屬之拘束力,而決定不將台灣移交予中國(PRC/ROC‭)‬,也從未曾將佔領日本台灣之中國國民政府以"Formosa Government"稱之。

日本方面,似乎「有意忽視」或「無意跟進」英、美兩國對開羅宣言之新見解(new viewpoint‭)‬,繼續執著於開羅宣言對台灣處分之意圖外,竟將佔領日本台灣之中國國民政府稱之為"Formosa government‭"‬。事實上,法理的"Formosa Government"應是由本土台灣人"people of Formosa"所組成之「台灣政府」。

當時日本政府,如非因不識戰爭法對佔領之規定,而有所誤認,則應該是為報蔣介石「以德報怨」之恩,而行暗盤交易,讓蔣政權有棲身之地,這是違反萬國公法,企圖私下「非正式移轉」其對台灣之主權義務,以撇清天皇和台灣關係之責任。由此看來,日本似乎是企圖「出賣台灣」之共犯。

1943年11月23日,美國羅斯福總統與中國蔣介石元帥在晚宴席間,起始了由美國提議(offer‭)‬,中國期待(expect‭)‬,英國跟進(follow)的遊戲,而由日本壓軸地默從(acquiesce‭)‬,以共同演出真實版的「Formosa Betrayed(台灣被出賣)」戲碼。

1951年9月3至8日舊金山和平會議期間,在吉田茂首相所參與會談之備忘錄提及:"Trade with China. Yoshida pointed out that during the period that Formosa was a part of the Japanese Empire, there was quite a brisk trade with Formosa back and forth. .....With regard to the China mainland, ....."「與中國之貿易。吉田茂指出:台灣在過去是日本帝國一部份之期間,日本和台灣間有蓬勃之貿易往來, .....至於和中國.....」在和平條約簽訂之前夕,吉田茂已經錯誤「將台灣視為自日本天皇分離」,而與中國同為中國經濟體之一部份。

在舊金山和平條約簽訂後之次日,即1951年9月9日,Dulles在其與英國外相Herbert Morrison會談之備忘錄提及:"There was, however, the reality which had not been disguised, namely, that the present Government of Japan was strongly anti-Communist .....As against this,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d good relations with the Nationalists." 「其有未隱瞞之事實,也就是說,目前之日本政府是強烈反共,而相反地,日本政府與國民黨有良好關係」

美國原本就是中國國民黨政權(蔣介石政權)之二戰盟友,為鼓勵蔣介石抗日,而有「台灣將來歸還中華民國」之開羅協議。但是,由於中國政局劇變,及共產中國之強力介入韓戰,美國否定(deny)開羅宣言中台灣移交予中國之戰時協議。

諷刺的是,日本與蔣政權從原本是二戰仇敵,在韓戰爆發後,卻變成美國共同之反共盟友。流亡於日本台灣之蔣政權,確實也是無處可去之情勢下,日本或許是因此在和約談判期間,從未向美國爭取讓台灣比照琉球託管之處分方式,以使日後能重返日本,無視日本對台灣也仍保有「殘留主權」之法理事實。

日本依舊金山和平條約Article 2b之規定,是不得「恢復行使」其對台灣之主權權利。然而,日本在和約生效而恢復為主權國家後,卻從未履行萬國公法架構內之主權義務,依聯合國憲章Article 2-4之規定,以訴求(appeal)領土完整(territorial integrity‭)‬,反而是默許中國殖民政權,繼續在日本台灣領土違反戰爭法以永久佔領。

讓人遺憾的是:開羅宣言之效力是在日本有意或無意之政治妥協下,得以延續至今。美日兩國皆與中國殖民政府有「良好關係」,而同步為「反共或不反共」之盟友,是連手封殺台灣地位正常化之共犯結構。
 
4. 流亡在台灣之中國殖民政權,只是在多邊對日和約(舊金山和約)生效前,盟國所接受,本質為臨時之「當時政府(present administration)」:
 
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平條約生效前,台灣之「當時地位present status」是歸屬日本帝國,而「當時政府present administration」則是由中國殖民性質之蔣介石政權所扮演之「流亡政府」所治理。這是一個足以證明領土之所有權(ownership)及治理權(administration‭)‬,是可分割處理之實例。和約生效後,日本只是不能恢復行使治理權,至於日本天皇對台灣之所有權,則是自日清馬關條約(日稱下關條約)生效以來,未曾改變。
 
 5. 英國政府希望在多邊對日和約(舊金山和約)後,即可決定台灣處分:
 
英國是直至1951年6月5日才接受美國之立場,而不再堅持台灣應依開羅宣言移交予共產中國。

檢視次數: 2134

© 2024  
Taiwan Civil Government General Office
台灣民政府中央辦公廳
  Powered by

成員徽章  |  報告問題  |  服務條款